|
2022年3月,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郭兵提交的关于“中国知网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起诉材料被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
具体来说,就是郭兵副教授认为“知网不对个人用户开放查重服务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要求知网向个人用户开放学术不断文献检测系统服务(即论文查重服务)。
众所周知,知网一直以来总是宣称仅向机构提供服务,不向任何个人销售学术不端检测服务,其理由是“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是严肃的管理工具”。
对此,很多人不理解为何知网不对个人开放查重服务?难道是故作姿态?或者有钱不想赚?抑或者另有套路?
其实,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说法1:知网的查重系统权威性很高,基本上都是作为高校论文、期刊杂志论文发表时最后的查重检测,若对个人完全开放,将失去其检测的权威性。这点类似于,知网把自己比作是最后判定你成绩的老师,如果可以让你无限次地修改考试答案,每次还给你指出错误的地方,那么这场考试将可能失去权威+的意义。
说法2:知网查重不开放给个人散户,而是专门抓住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大户,这样有利于持续“薅羊毛”,销售成本、维护成本也都很低,想涨价就涨价也比较容易。而且,文献数据库和查重系统可以一起卖给大户,高校毕业生的论文在查重完成后也会被知网统一收录(知网往往就发给毕业生作者一张几百块钱的文献查阅卡作为收录报酬,甚至有时未经作者明示授权就直接收录)。这样赚钱是又高效又稳当,妥妥的霸道!知网何乐而不为?
目前,对于广大的毕业生而言,在提交论文前进行个人查重,差不多是完成学业的“刚需”动作。为了顺利毕业,大家不得不去千方百计地寻找个人论文查重平台,甚至将大把的金钱用于在某宝或某平台购买非正规的知网查重服务,这样既有泄露个人论文的巨大风险,又难以保证得到高质量的可靠查重结果……
郭兵副教授跟知网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矛盾中展开的吧!
仔细想来,如此现状可谓十分荒唐。为此,我们应认真检视现有的查重机制,搞清楚这套机制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如此才能解决客观群体的“查重困境”,为广大学生、科研工作者排忧解难,营造新时代“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清风正气!
更多论文写作、查重降重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微言微学”
早降重智能降重系统入口:https://weic-zjchong.checkpass.net
万方、维普、源文鉴等论文查重检测入口:https://weic.checkpass.net |
|